一定要分清“勞動關系”與“勞務關系”,別再混淆了!

發(fā)布人:admin
瀏覽量:
發(fā)布時間:2025年03月22日

 

實踐中

一些用人單位

為了規(guī)避用人風險

與勞動者簽訂勞務合同

等其他名目的協(xié)議

且在協(xié)議中明確約定

雙方不是勞動關系

而是勞務關系
 


 

勞動關系是指機關、企事業(yè)單位、社會團體和個體經濟組織(統(tǒng)稱用人單位)與勞動者個人之間建立的一種有一定從屬性的關系,勞動者接受用人單位的管理,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工作,成為用人單位的成員,從用人單位領取報酬并有權受到勞動保護。

勞務關系是指平等民事主體之間就一方向另一方提供勞務、另一方接受勞務并支付對價而形成的相互平等的民事權利義務關系,如家庭或個人與家政服務人員之間的關系,個體工匠與幫工、學徒之間的關系,農村承包經營戶與受雇人之間的關系等。
 

根據《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》,勞動關系應具有以下特征:

1.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、法規(guī)規(guī)定的主體資格。

2.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(guī)章制度適用于勞動者,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,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。

3.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(yè)務的組成部分。

 

實習生和用人單位之間是勞動關系嗎?

對于這一問題,應區(qū)分兩種不同情形進行討論:

情況一

如果實習生的身份為在校生,根據勞動部《關于貫徹執(zhí)行<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>若干問題的意見》,在校生利用業(yè)余時間勤工助學,不視為就業(yè),與實習單位未建立勞動關系,可以不簽訂勞動合同。此時,雙方建立的是勞務關系。

 

情況二

如果該實習生雖然未畢業(yè),但已經完成全部學業(yè),即將步入社會,此時到單位登記求職,目的是就業(yè),而非學習。一般在此情況下,雙方就應聘、錄用等事宜達成一致,應當認定雙方之間形成的是勞動關系。

 

在這里,小編建議廣大勞務工作者盡量簽訂書面協(xié)議,維護自身合法權益,避免遭受不必要的損失!

 

約定:

 

提供勞務的期間、勞務的內容、勞務費標準、結算周期、結算方式。

如接受勞務方為公司等法人組織,則書面協(xié)議中最好加蓋公司公章;如接受勞務方為自然人,則書面協(xié)議中最好顯示有身份證號碼及簽名。



來源:中國勞動保障報,如作品內容、版權等存在問題,請聯(lián)系刪除。

 

 

返回頂部

全國熱線

業(yè)務咨詢:18560153871
業(yè)務咨詢:15628852780
業(yè)務咨詢:18953194566

聯(lián)系我們